小遊戲,特別是Flash製作的,發展已有十數年歷史。在各大門戶網站每天均有新作品發表,有些是作者一人花一兩個月完成,較大型的作品可能由數人團隊花半年甚至一年完成,製作時間遠較玩家想像中更長。然而,在製作期間或作品發表後,方發現已經出現了幾乎相同的作品,心裡一定不是味兒。因為小遊戲的數量極多,作品看起來雷同的情況比其他規模的遊戲要來得多。而又因Flash是相當易上手的製作工具,Flash小遊戲是很多遊戲概念的實驗場,有很多在大型遊戲上可能無法實現的遊戲方式。而這些具極高原創度的遊戲的模式一旦在其他遊戲出現,就會很容易令玩家認得某新遊戲似曾相識。筆者如此說或者還未能使大家了解那是怎樣的情況,以下來給大家一點例子。
Nano War是一款很特別的營運遊戲,作者於其網誌聲稱遊戲於零七年開發,並獲得了一些零八年的製作獎項。Nano War的製作概念來自名不經傳的獨立遊戲
Galcon,但未見出現過此類網頁遊戲。細胞裡住著一些小單位,玩家的任務是佔據細胞繁殖自軍單位並消滅敵軍,微小而抽象如真的在生物體內上演。Nano War的背景和如此精簡的遊戲方式顯然未於其他網頁遊戲中出現過,零八年卻出現了
Phage Wars,一模一樣的操作方式,雷同的細胞-數字-單位。於其中一個門戶網站Kongregate上,Nano War多次被玩家指其抄襲Phage Wars並給予極低評分,逼得作者不得不多次出面澄清Nano War的發表日期比Phage Wars更早。到今日Nano War的最初贊助網站
minijueguos.com已消失,無法從第三者得知Nano War的真正發表日期,而曾於Kongregate發表過的Phage Wars則已被刪除,只能從Phage Wars的首發網站Armor Games的最早留言日期得知Phage Wars大約於零八年末發表,至此使大部份人都不得知曉真相。
|
Nano War(上)與Phage Wars(下),有何感想? |
面對門戶網站上的眾多玩家,一旦出現如Nano Wars的情況,發表了一款極佳的原創(或至少看似原創)的作品的結果可能是一堆臭雞蛋。在牟利元素相對地少的小遊戲界,所謂的概念抄襲或模仿作品的出現,卻並不完全只有遊戲製作者和玩家之間的口水戰,還會有些應該會有人樂見的結果--例如因競爭而生的進步使作品的元素更豐富。Phage Wars和Nano War均已推出續集,
Phage Wars 2加入了可以供玩家於限定點數內自由組合單位能力的升級系統,而
Nano War 2亦加入了配點升級元素。比較遲發表的Nano War 2有沒有砍掉重練過就不得而知,只知道嫌疑最大的抄貓Phage War似乎交出了一份更受玩家歡迎的續作,頗有點強國山寨服務比原創者更完善更人性化的感覺。又例如,因Nano War與Phage Wars兩者的知名度,使此一類極簡化的宏觀戰爭遊戲更受注意,至後來出現了如
Tentacle Wars的優異變奏。在創作的角度來說,有意的抄襲毋疑是可恥的,但這麼哭哭鬧鬧吹皺一池春水之後,竟然會有另一場盛景,大概是抄與被抄者均始料未及的事。
抄襲是創作者的一個巨大污點,但似乎會被罵個狗血淋頭抑或因「移植遊戲」而大受歡迎,完全視乎目標玩家有哪些。在網頁與iOS上均有發表的
Amateur Surgeon應該會喚起很多NDS用家的回憶,因為它實在跟把輕觸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NDS遊戲
超執刀極度相似。Amateur Surgeon推出時曾引起極大回響,原因卻不是因為其與超執刀的相似,而是因為它的畫面以網頁遊戲而言過於血腥。至於相似或者抄襲甚麼的?幾乎沒人提起過。及至Amateur Surgeon移植至iOS上發售時,得到的評價頂多是「Q版超執刀」,絲毫未見針對其原創性的批評,可能把手術刀換成薄餅鋸是竊書不能算偷的最佳示範,亦可能這樣的小遊戲再怎麼說牟利能力一定不如超執刀,加上iOS的使用者很多都不一定經常接觸其他平台的遊戲,而使大部份玩家根本不知道它並不是原創,又或者覺得即使是「移植」亦無傷大雅。
|
針線沒了要改用釘書機?喔沒關係啦,我又不是外科醫生 |
以上兩組遊戲的事件還看似有一個頗為圓滿的結局,但若果你是以下這款遊戲的原作團隊成員之一,或者你也會搥胸跪地仰天哀嚎。筆者要說的,正是把大家騙進來的--
Crush The Castle。Crush The Castle是一款源自
Castle Clout並獲得原作者授權開發的遊戲。Castle Clout本身的知名度甚低,於零九年四月發佈的Crush The Castle特別微調了遊戲的操作性與物理運算,一推出即大受歡迎。而Angry Birds呢?零九年十二月,最大的分別在砸城堡的首發在大型遊戲門戶網站Armor Games,而憤怒鳥則直接在iOS上發售。憤怒鳥一出,好些遊戲博客已批評其為抄襲Crush The Castle,甚至懷疑砸城堡的製作團隊為甚麼還不控告憤怒鳥的製作商Rovio。在控不控告的原因這一點倒是毫無懸念,一款是僅靠廣告收入近乎無償發佈的網頁遊戲,一款是面向iOS以億計的用戶發售的商品,恐怕在考慮到底有沒有勝算前得首先想想錢從哪裡來。Crush The Castle團隊大概終於發現了他們已被奪走一個巨大的商機而嘗試補救,先後推出了iOS版本以及遊戲續作等,但顯然收入相比起另一款畫面更具親和力而且稱得上全球風行的遊戲完全微不足道。而憤怒鳥則挾著各平台上數十億的下載量以及自遊戲與商品發售所得的收入,像豬國王一樣嘲笑著久久不發炮的投石車。
|
豬和國王都是一樣的,我們懂 | | |
或許以前開發小遊戲的確只是宅宅之間的技術交流以及普羅大眾玩著高興的一回事,但有了iOS等移動平台後,小遊戲的需求與日俱增,作品的概念由誰原創比起以前的純粹道德爭拗更多了利害關係,畢竟誰都沒法知道下一款能取代憤怒鳥的遊戲會否只是另一次砸城堡事件。遊戲開發者到底應如何保障自身的權益?市場又如何回應原創者?更多的遊戲玩家象徵遊戲將更百花齊放,還是更一面倒的哪款受歡迎就跟著做哪款?遊戲玩家又會抱著怎樣的心態去看那些「移植」「參考」的遊戲?或許做個強國的遊戲開發者最不需要想這些問題的答案。
以前我們以為,相比起商譽、道德和不要背叛人們的愛戴和期望,其實光是尊嚴,就不值得那樣參考別人的設計,甚至很難避免相似的時候,也要想辦法不要照搬,拼了命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色。。。
回覆刪除現在不少人(從業員開發者設計師),也仍然是這樣以為的,可是我們上面的老闆,尤其是那些只要馬上不要將來,只要即時回報不要價值成長的老闆,或是老闆以上的老闆以上的老闆等,不少,已經開始不這樣想了。。。
對於你說的 "Crush The Castle" 和 "Angry Bird" 例子不敢苛同。
回覆刪除雖然兩個遊戲的 Game mechanics 很相似,但是否就能說後者抄襲呢?是否自 CtC 之後所有「投射物件破壞目標」的遊戲都算抄襲呢?
我不知道 CtC 團隊會否「搥胸跪地仰天哀嚎」,但我想就算沒有 Angry Bird ,他們的遊戲也不會變成現在的 Angry Bird 一樣好賣。一個遊戲的成功不只是因為一個點子,而一個好的點子也往往不是由零變出來的。
那一類遊戲是毫無疑問是抄襲的呢?比如你說的 Amateur Surgeon,或者 iOS 的 Veggie Samurai,以及 Gameloft 一票如 "Order and Chaos" "Starfront Collision" "Modern Combat 2"。無論外表、橋段、風格、Game mechanics 都明顯和被抄者一樣... 這些山寨貨都常是抄成熟的作品再將之重現/劣化,很少的成果會比原作更好。
回覆刪除@世界盡頭
回覆刪除創作應該是很單純的一回事,甚麼事情只要被人發現了當中有利益就會變得不純粹,這點在內地特別明顯,變質的結果就是創作人的堅持逐步捨棄,再加上不用帶著心去做事的那些人都分一杯羹,就根本已經談不上創作了。
小遊戲本來是為有趣而可能無法獲取利益的那些靈光一閃而生的,利益和別人的期望只是附屬而永遠不應成為主導,連純粹至此的東西亦有抄襲不抄襲看不看誰的臉色,本身就是件很可悲的事;如果是小遊戲這一塊終於被發掘出了利益才引出了一切的禍,更可悲。
@小影
回覆刪除這個問題我在寫CtC上面的兩個個案時亦思考了很久。
Projectile physics一系遊戲的問題,AB抄CtC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在寫NW vs PW的個案時,我就曾經想過AB到底算是抄還是像TW一樣很好的變奏,又或者以發表時間作標準是否對後來者不公。而在似同抄竊這種事從來沒有甚麼客觀標準,不過集體意見多數認為AB是"rip-off"而不是"like",我相信我的標準大概跟群眾相同。而至於大眾為何如此想,除了遊戲玩法相似外,還有其呈現的方式有沒有相似/同,是否只有那樣的呈現方式又或者那樣呈現是最好的以致於不被認為是抄襲。
Projectile physics在CtC之前就有好些其他遊戲,但跟CtC呈現方式相同的至少我數不出除了AB以外的東西。AB與CtC相似的還有運鏡(同樣是發射後追著projectile跑),佈局同樣是左發射右目標並且只提供間接角度等等,而這些相同之處其實是不必要的,我要再回想一下某款偽3D的拆堡遊戲的名字,只能說同樣要求拆堡殺人並不是只能有CtC的呈現方式,而AB有太多這些不必要地方的雷同,才會令人想到抄襲。
當被認為是形態相似的遊戲越多,漸漸就會生出一個類型,而當類型生成後就有共識一個類型中大約若干相同的地方不會被當成抄襲。例如沒人會覺得所有橫向捲軸冒險都是抄Mario,又或者所有飛行升級都是抄Learn to Fly/Hedgehog Launch,而上述那些CtC跟AB相同的部份顯然不屬於projectile physics一類之中已有共識的部份,而僅僅來自CtC或CC的創作。
或者更不厚道地說,商業的世界沒有正義,群眾怎麼看就是真理,不過在我或者某些玩過CtC的人眼中不認同如此的真理罷了。
我亦同意AB的成功並不單是投擲的概念或「頭啖湯」效應,不過在CtC又或其他小遊戲的創作者如此著緊遊戲"inspired by"/"parody of",即使他們的成品可能已與原作品相去甚遠自成一格,防於未然的禮貌心態而非實際上他們是不是踩到了抄襲那條界,而一間公司為面子或whatever絕對不會如此做,總覺得有點對比。